服务热线:0551-63681979

BOB半岛新闻资讯

第二章 农业生产bob半岛官网

发布时间:2024-07-29 05:02:28

  bob半岛官网平台韩城的耕地据查考,明嘉靖年间(1519~1566)为35.09万亩。万历四十年(1620)为34.12万亩。樊厚甫编写的《乡土教材》田赋篇载,清初韩城田分四等:上地1.41万亩,中地30.59万亩,下地6.36万亩,下下地5.22万亩,四等地共43.57万亩。.至乾隆时(1736~1795), 实熟地37.32万亩。民国22年(1933)陕西省银行调查:韩城耕地35.90万亩(水地1.41万亩,早地34.49万亩)。民国26年(1937)至35年(1946)稳定为36.41万亩(水地1.25万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为56.52万亩,1950~1958年增至57~59万亩,1959~1963年减至53~55万亩。1964~1966年增至57~59万亩。1967钧三以后,由于兴修铁路、公路、水利工程,发展工矿企业和城市建设,耕地逐年下降。1970年减到54.22万亩,1975年减到52.1万亩,1979年减到50.62万亩,1989年减到47.65万亩。

  农耕地主要集中在山外台原和浅山丘陵及山_区狭窄的河流两旁川道,其中平原和原川梯田占61.6%,山坡地占38.4%。水浇地1949年只有22400亩,占总耕地的4%,到1982年发展为199597亩,占当年耕地面积的39.83%。1989年减少为18.26万亩;占当年总耕地面积的38.32%。

  轮作倒茬在平原区:①种三四年小麦,种一料豌豆或扁冥一或在夏季种一料绿豆或早熟黄豆,后季又种麦子,利用豆子的固氮作用肥田寸②种三四年小麦,种井料斧子,半年俐.棉花或其它春播作物,如瓜类、薯类、几早玉米小麦,种一料谷子,来年种棉花或其它春播作物,如瓜类、薯类、早玉米等。③种三四年小麦,秋播油菜,来年种麦。④近门好地、肥地,小麦、玉米连作,一年两熟。在山区:一般近门好地、川道肥地种麦,山峁地、坡地种春玉米,一年一熟为主。倒茬形式:①种三四年小麦或玉米后,种一料豆子。②种三四年春玉米后种一料谷子或薯类。在灌区:以小麦、玉米连作,一年两熟为主。其倒茬形式:①种三四年小麦、玉米连作后,改夏玉米为夏谷。第二年种棉花,两三年后,采用花地铲麦的方法,又倒成小麦、玉米连作。②种三四年小麦、玉米后,将小麦改种油菜,油菜收后种早玉米。③蔬菜的轮作倒茬形式较多,大部分是春播(栽)豆角、黄瓜、茄子、西红柿等,收获后,立即整地种白菜(畦梁套萝卜)。

  复种韩城的复种,历来以川原灌区为主,早原浅山的近门好地和川地亦多复种。复种指数1949~1959年为110~120%,1960~1976年提高到130%左右。1977~1980年,由于水利工程增多,水地面积扩大,复种指数高达140%以上,以后又稳定在130%左右。1986年降为120.4% 。

  间作套种套种流传较早,解放前谷地套豆子,玉米地套豆子,棉田套芝麻、豆子,地头套高粱,大麦、豌豆混种,小麦扁豆混种。这些套种,又称为带田,至今仍在采用。即选用一定规格的带型,两种以上作物间作,这是60年代后期兴起的。搞得最早,形式最多,面积最大的是城区的莲池大队。这个大队人均5分地,为了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实行粮粮间作、粮棉间作、粮菜间作,70年代曾在较大面积上出现过亩产千斤粮、万斤菜和千斤粮、百斤棉的高产记录。1970年参加了全国棉油糖业生产会议,被树为33个典型之一。广泛推广间作套种的高峰期是70年代。1970年间作套种形式达20多种,粮粮(小麦、玉米)粮菜(麦、蒜等)间套面积0.5万多亩,棉麦间套2万亩。至1977年,间套面积发展到4.06万亩。当时不仅灌区搞间套,早原山地也试搞间套。1985年间套面积达6.9万亩,麦垄点播玉米每年3~4万亩,增产粮食12.5~15万公斤。

  棉麦间套:其带型有二。一是以棉为主,棉花采用地膜覆盖,耕作带为4.6尺,种小麦3行,行距6寸,占地1.2尺;种棉花两行,行距1.4尺,麦棉间距1尺。二是以小麦为主,棉花采用地膜覆盖,耕作带为6.4尺,种小麦6行,行距6寸,占地3尺;种棉两行,行距1.4尺,麦棉间距1尺。

  粮菜间套:以小麦为主,间套玉米、白菜,耕作带为7尺,种6行小麦,种两行早玉米。小麦行距6寸,占地3尺,玉米窄行1.6尺,小麦、玉米间距1.2尺。小麦收后,8月上旬在空行间套两行白菜。

  小麦早玉米间套:以早玉米为主,或者两者并重。耕作带6尺,种5行小麦,行距6寸,占地2.4尺;种两行早玉米,行距1.6尺,小麦、玉米间距1尺。棉瓜间1尺。耕作带4.6尺,种行两棉花,一行西瓜,棉瓜间距1.8尺,棉花窄行1尺。苗留3000株,西瓜留苗400株田,4月初同期播种,分别用地膜复盖。

  民国20年(1931),曾有农业工作者,帮助群众换种,商人采用信法,贷给群众棉种等,收后加20%归还所繁种子。年年贷给,逐步推广普及。民国28年(1939)韩城县成立了农业推广所,引进优良品种。当年引进陕农7号小麦和斯字棉。民国29年(1940)斯字棉面积达到4315亩。民国33年(1944)陕农7号小麦面积达5000多亩。民国35年(1946)斯字棉发展到16270亩,小麦除零星种植红尚、白和尚、红壳老麦和三月黄等老品种外,陕农7号在川原浅山基本普及。棉花除少量小洋花、红花外基本普及了4号斯字棉。

  解放以后,党和人民政府增设专门机构,对几种主要作物都分别进行了几次大的品种更新。

  小麦:更新四次。第一次是1950~1956年普及了碧蚂1号和54号。第二次是1957~1965年,鉴于碧蚂1号不抗锈病和吸浆虫,故重新推广了西农6028(抗吸浆虫)、南大2419、西北大丰收、中农28等。54号在早原、山区仍继续种植。第三次是1966~1978年,出现了优质高产稳产的丰产2、3号良种,故又以此代替了其它品种。灌区以丰产3号为骨干,搭配种植阿勃、武农741等。早地以丰产2号为骨干,搭配种植武农132、陕合6号等。山区仍以54号为主。第四次是1978年以后,小麦品种向矮秆抗倒伏高产方向发展,小堰6号成为灌区骨干品种,且逐步推广到早肥地。80年代以后,在灌区又新引进了7852和7859等高产良种。在早地推广了丰抗13、秦麦1、3号等。山区仍以54号为主。四次更新后,小麦的亩产由1950年的70公斤提高1986年的170公斤。

  玉米:在解放初均为农家品种,以野鸡红为主,还有二笨、水烟袋等早熟低产品种。解放后经过四次大的品种更新换代。第一次是1956年以后引进推广金皇后、辽东白和北京小八趟。第二次是1966年引进推广杂交种,同时,开始自己繁育。当时引种的杂交种以双交①为主,有维尔156、维尔42、由13等。1967年基本杂交化,但是遭到大斑病严重危害,玉米普遍减产,杂交种威信降低。1968年后大部分地区又复种辽东白等品种,此后种子部门立即更换杂交组合②积极繁育推广本国、本省杂交种,且以单交③为主。1967~1981年先后4次派员去海南岛繁育种子,引进繁育推广陕单1号、武顶1号、陕玉661、农大17号等杂交组合,杂交种威信又复提高,面积逐步扩大,这是玉米良种第三次更代。1978年春,玉米丝黑穗病严重,据调查全县损失玉米2050吨左右。1979年引进推广了高抗丝黑穗病的中单2号杂交种,把丝黑穗病的发病率控制在2%以下。夏玉米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以黄白单交为主,黄417和陕单9号两个组合,这是玉米良种的第四次更代。经过四次更代,玉米亩产由1956年的81.5公斤提高到1989年的235公斤。

  棉花:更新三次。第一次是1950~1957年,以517和泾斯棉更换了4号斯字棉。第二次是1958~1965年推广普及了岱字15号,1966~1976年,以徐州209搞了二三年过渡,随即推广鄂岱、新岱。第三次是1976年以后,在黄枯萎病区推广了陕401、 416、 1155和86-1;一般灌区种植美岱16和抗5;早地以辽棉7号为主,并引进过少量黑山棉、中棉10号等早熟品种。1950年棉花亩产12.5公斤,三次更新品种后,1989年亩产达到53.5公斤。

  谷子:解放初有菠菜根、猫蹄谷、狼尾巴等。50年代初引进小黄谷,60年代后期又引进牛毛黄724。这三种谷,质优高产,群众欢迎。80年代又引进了秦谷二号。

  红薯:50年代后期即引进胜利百号,优质高产,普及很快。70年代曾引进农大红、武功红等良种,虽然产量较高,但品质较差,面积逐步缩小。

  油菜:60年代以前均为农家品种。70年代初引进陕油110(水地)和关油3号(旱地)bob半岛官网。80年代初,水地引进秦油2号、秦油3号,早地引进渭选794。

  水稻:60年代以前均系农家品种,高秆易倒,往往低产。1974年组织专门班子,抓麦稻两熟,引进以南京11号为主,搭配台中稻、海南特、汗选.1号、红旗12号等矮秆高产良种,面积当年扩大到902亩,亩产平均227.8公斤,比历史上亩产最高的1953年净增3.85公斤。

  高粱:60年代以前均系农家品种。有红散芒、黑散芒两种,群众叫牛尾巴高粱,一般亩产100公斤左右。1971年号召大种高粱,引进推广杂交组合。春播品种有晋杂5号,忻杂7号。夏播品种有原杂12号,榆杂1号和制种父本3尺3。更新后,亩产提高到150公斤左右。

  大麦:70年代以前种植农家品种,老大麦、露仁大麦、六棱大麦等,大都秆软易倒,产量不高。80年代初引进矮秆高产的西引2号、矮早。3号,基本普及。

  蔬菜不仅品种经过多次更新,而且种类也有所增多。西瓜在80年代全部更换为杂交良种。

  在不断引进更新优良品种的同时,农业科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员还进行了杂交育种。经过示范推广,表现较好的品种有原县农场场长孙久长培育的韩麦1、2号。技术员张乃功培育的韩白1号。芝川镇芝东农科站技术员张仲文,致力育种20余年,1962~1974年4月,在本队农科站和自留地育有小麦良种韩芝2号、3号、芝东1号、2号、3号,早稻芝东选1号、2号;还育有夏播小麦韩芝8号,生育期80天,亩产155公斤。棉花良种有:韩芝621、 623、韩棉1号、2号及双桃棉、长绒棉。1974年10月调到县农场,专搞育种,曾育有韩麦1号、2号,韩稻(早稻)1号、2号等。西庄镇井溢村农民技术员师阳森培育的小麦良种井溢5号。苏东乡河读村农民技术员薛仲生培育了小麦良种河渎1号。

  ②杂交组合:根据育种目标,选择理想的品系(品种),然后再用恰当的亲本(品种或品系)组配杂交,最后鉴定,获得理想优势效果,这种组合叫杂交组合。

  韩城耕地土壤大部分为黄土性土,其次为红垆土和淤土,以中壤为主,土质疏松,质地较好,但养分含量不高(含氮0.09%。含磷0.14%,含钾2.17%)。所以改良土壤,首先抓增施农家肥,培肥地力。人、畜粪便是农家肥的主要来源。解放后,农家肥每年约积100万吨,每亩耕地平均2吨,基本可以保证80%播种面积的需要。加上每年夏季抓一次沤肥,亩施肥量可达2.5左右吨。其次是种养地作物。1949年共种植豆类、绿肥、青饲料(首蓿等)和油料等养地作物9.29万亩,50年代每年保持在4一5万亩之间,60年代每年3~4万亩,70年代和80年代3万亩左右。70年代后期曾大力推广禾秆还田,每年约搞3万亩左右。

  改良土壤的另一种措施是深翻改土。1955年以后, 逐步推广7寸步犁、双轮双铧犁和山地铧,使耕层较旧式犁加深2~3 寸等。在此基础上又广泛提倡和推行锨翻地,近入66年代,除畜力深翻外,每年拖拉机翻地s万亩左右,70年代每年机耕20万亩以上,1978年曾达到32.68万亩。80年代实行责任制以后,畜力场加,畜翻面积扩大,每年机耕面积仍保持在20万亩左右。1986年机耕25.9万亩,其中经过改铧而耕深达到8寸以上的面积13.95万亩,加深了桥层,改良了土壤。

  韩城的芝川镇老城东北和昝村老镇周围有两大块盐碱地,1984年面积达5910亩,且附近有潮土1565亩。由于低于黄河河床,排水不杨,过去群众多采取挖沟抬田种植,70年代曾引种高粱、水稻等耐碱作物,80年代又在低洼地区挖塘养鱼、种莲,提高了利用效益。

  解放以后,农业开始施用化肥,1950年贷放化肥16吨,分给灌区多点示范。1952年正式推广,当年施用量117吨,肥种为硫酸恢,多用于小麦。其方法有二:一为种肥,与小麦种子同耧混播,亩用量为25公斤左右。二为迫肥,耕施,肥种有硝酸铵、碳酸氛钱、尿素、复合肥及微肥(铝珊等)。1973年开始推广过磷酸钙。采用氮磷配合,化肥与农家肥配合施用的新方法。小麦以底肥为主,氮肥、磷肥、农家肥合“一炮轰”,解冻前对弱麦辅之以耧追施氮肥。吐穗扬花期又以2%的过磷酸钙液或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喷肥。玉米以追施抓肥为主,在拔节期,吐穗期分期追施。棉花以基肥为主,土肥施饱,辅之以氮磷化肥,蕾期、盛花期,本着先轻后重的原则,分别追施两次以上氮肥,盛花期有喷施诩肥者。其它作物化肥则以追肥为主,施用方法是条〔穴)施、深施,避免掀施,减少肥力挥发消耗全县化肥的总施用量1957年为1181吨,60年代多数年份在3000~5000吨之间。70年代多为6000~7000吨,1977年突破万吨。1978年增至2.28万吨。80年代多数年份为1.5万吨左右。1988年化肥紧缺,使用总份仍达1.54万吨1989年又恢复到2.02万吨。

  明清以至民国,蝗虫屡有发生,往往造成灾害。农民治蝗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仲:一是晚间点火诱杀,掘沟深埋;二是白天扬土扑打。据韩城农业推广所工作报告,民国28年(1939)棉蚜为害棉田亩损失近10公万,价值20余元。当时以推广所人员为主,聘请各村‘领袖”、小学教员等,组成防治网。通过宣传、实地示范,利用烟草水、皂荚棉油乳剂、棉油皂等3种药剂,进行粘杀、浸粘、喷射。民国30年(1941),分4处传授防蚜技术,听众达528人。民国31年(1942),防蚜面积3000多亩,占到棉田总面积的10%多。

  韩城地区农业病虫种类,据1984年农业区划调查,农作物病虫害共4个亚门、6纲9目、14科29种。常发性病害有玉米黑粉病、红薯黑斑病,棉花黄枯萎病等;偶发性病害有小麦黄矮病、玉米丝黑穗等。农作物害虫分为2纲9目、14科47种。常发性害虫有蛴螬、金针虫、棉蚜、地老虎、蓟马、红蜘蛛、玉米螟、麦蚜、麦蜘蛛、油菜蚜、菜青虫等;偶发性害虫有棉铃虫、小造桥虫、粘虫、象鼻虫等。其中以棉蚜、红蜘蛛、棉铃虫为害最严重。

  农业措施:坚持伏冬深翻地,清除田间杂草禾秆bob半岛官网,轮作倒茬、调整播期,推广抗病虫品种。50年代初,老灌区小麦吸浆虫严重,发生面积达9347亩,将小麦品种更换为壳紧的6028号良种,控制了虫害。50年代后期,种植的碧蚂1号小麦锈病严重,换种6028号、南大2419等良种后,发病率大大降低。1978年玉米丝黑穗病发病株率10~20%,严重田块达70%以上,全县损失玉米2050吨左右。1979年引进推广抗病杂交组合中单2号7000多亩,发病株率仅1~2%。 1980年以后,春播区普及了中单2号,再未发生此病。棉花黄枯萎病1956年即在芝川发现,乔子玄、芝阳、芝川等重病区,几乎造成无收。70年代中期推广抗病品种陕401和416, 80年代又推广抗病品种陕1155和86--1、抗5等,基本控制了这种病害。

  化学防治:解放初防治病虫均用土法,1953年开始推广压缩式喷雾器、手摇式喷粉器等。使用的农药主要是666、滴滴涕、赛力散,药效低、残留大。1959年已有喷雾器2886架、喷粉器1427架。60年代向高效低残留的广谱性农药发展,如1059,1605, 3911等,但其毒性大,使用不安全。70年代后期又向高效低毒低残留方向发展,推广使用敌敌畏、敌杀死、久效磷、杀虫蛛及甲喷粉等。喷雾器发展到10203架手摇式喷粉器发展到2354架。80年代推行责任制以后,开始推广机械动力喷雾(粉)器,市植保站成立了机防队,拥有动力喷雾器195台,农村零散购置50台,遇到大面积发生吸浆虫、蝗虫等毁灭性害虫,统一组织、统一供药bob半岛官网、分片包干,几天即可喷治1次。1986年全市33.5万亩小麦,有8.5万亩发生吸浆虫,其中达到防治指标的4.2万亩。对此,市政府决定:“市上出工钱,乡上出油钱,农户出药钱”。4月上旬铺开防治战役,组织机防队12个,出动机具100台(次),参加机防人人(次),群防人员4930人(次),施农药90吨,防治面积49277亩,挽回小麦1000吨左右,从虫口夺得了夏粮丰收。农药的使用除了喷雾、喷粉等外,还进行拌种、熏蒸、土壤处理、毒饵诱杀等。

  生物防治:70年代,人们开始有生态平衡观念,认识到农药的严重副作用,特别是使鸟类大大减少,人为地减少了虫害的天敌。于是就开始保护鸟类,开展爱鸟、护鸟教育,以虫治虫。1975年红旗公社以重阳大队为点搞以螵治蚜,1977年示范面积1000亩,其它生物防治1000亩。1978年生物防治面积达13000多亩,其中以螵治蚜11082亩,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200亩,效果在70%左右。

  1983年3月至1985年8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工作。共抽调专业干部44人(助理工程师以上的16人),行政干部33人,雇请农村技术员219人,组成综合、土壤、气象、水利、水保、农作、林业、畜牧、农机、农经、煤炭和乡镇企业等12个专业组,通过大量的资源调查和资料汇总,最后编写出综合农业区划报告1份、专业报告11份、专题调查报告64份、典型调查报告39份,收集和整理历史与现状资料与数据97册,编绘各种图表24类、958幅。这些报告和资料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农业的资源家底,总结了30多年来农业生产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提出20世纪内农业发展的方向、结构和战略措施。同时根据地域差异规律和资源特点,将全市划分为4个综合农业区,分别提出了主攻方向、指标和实施途径。西部深山林牧早玉米区,是一个林地面积大、资源丰富、气温低、雨量多、盛产早玉米,提供商品粮和木材的地区。中部浅山丘陵沟壑林特牧粮矿产区,是一个黄土覆盖厚、草场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盛产花椒,以产小麦为主,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亟待综合治理的地区。东部川原滩灌溉粮棉菜油经济作物区,是一个生产条件好,农垦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垦植指数高,主产粮棉菜油等经济作物区。南部早原粮棉果品区,是一个耕地较多,土质较好、果品多、品质好的干旱缺水地区。这4个农业区,揭示了本市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地域差异,反映了本市的农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光、热、水、上等条件的不同配合而提供的发展农业的多种可能性,又反映了各区通过长期历史发展过程所形成的农业生产的基本地域特点。这些地域的主要条件和特点,都带有很大的稳定性,可以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地域单元。

  1986年,经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商品基地建设,本市的商品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

  1.粮食生产基地。以川原灌区为主的粮食基地,夏粮面积一直稳定在33万亩以上,加上复种55万亩左右。从1981年以来连续六年夺得丰收。1984年总产突破9万吨大关。夏粮从1982年开始连续五年总产一季过5万吨。1986年夏粮丰收,秋粮因早减产,全年粮食总产仍达78873.5吨。人均占有粮食341.5公斤,给国家贡献8245吨。

  2.肉牛生产基地。1984年市政府拿出100万元贴息贷款,以发展母牛群为对象,与养牛户签订合同,扶持每户养3~5头母牛,先后共扶持682户,养母牛2856头,户均3.9头,其中户养5头以上的370户。同时采取了给山区减少公购粮,促进陡坡还林还牧;改良草场,提高产草量;供应苜蓿种子,发展青饲料生产。并拨出3.5万元,加强肉牛冷配体系建设。形成独泉、岭底、河渎、王村、相里堡5个百头秦川母牛核心群。全市1985年牛存栏2.9万头,比1983年增长23.5%,出栏商品牛1700头,产值近百万元。1986年牛存栏3.24万头,出栏商品牛2054头,产值102万元。

  3.花椒生产基地。60年代开始建设百里双千万株花椒林带,累计栽植花椒树1300多万株,年产椒500吨左右。1985年总产650吨,产值700万元。

  4.林业生产基地。1983年以来推广了“户包荒山,连片造林”的经验,下划自留山和责任山。1985年山区5个乡镇,造林6.17万亩。在平原着重四旁零星植树,建设农田林网和黄河滩防护林带。1984年以来累计零星植树1374.8万株,完成农田林网20万亩,农桐间作5万亩,黄河滩林带造林2.4万亩。截止1986年底,累计造林18.19万亩。

  5.果品生产基地。以市南5乡镇浅山区为主体的苹果基地,1986年龙亭、乔子玄、嵬东、板桥建成家庭果园5000多个,全市果园超过2万亩,年产3000吨左右。以板桥、西庄、盘龙为主的山楂生产基地达1288亩。

  6.蔬菜生产基地。以城郊区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达1.2万亩,产值548万元。

  7.渔业生产基地。以昝村、芝川为重点的渔业生产基地,养殖水面达3488亩,产值16.3万元。

  粮食韩城粮食作物共11种。主要是:小麦、玉米、谷子bob半岛官网、糜子、豆类(黄豆、黑豆、绿豆、豌豆、扁豆、豇豆、小豆等)、薯类(红薯、土豆)和少量水稻。据《陕行汇刊》部分年度调查表统计,小麦面积,民国19年(1930)只有2.4万亩(灾年),民国20年(1931) , 28年(1939)均为22万亩,民国31(1942)、32 (1943)、33 (1944)诸年每年只有3~8万亩,民国34(1945),35 (1946)年均在30万亩以上。从亩产量看,32年(1943)最高,亩产达218.5公斤,但33年(1944)只有29.45公斤,35年(1946)仅17公斤,多数年份是50~100公斤。从作物布局看,民国32年(1943)总粮田27.70万亩,其中小麦3.91万亩,占14.1%,杂粮23.7万亩,占85.9%。这一年也是民国时期杂粮产量最高的年份,玉米亩产182.4公斤,糜子244.8公斤,红薯511.9公斤、大豆127.5公斤,绿豆88.7公斤。

  解放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除1966年达到64万亩以外,其余年份都在50~60万亩之间,其中小麦最多34万亩,最少28万亩,多在33万亩左右。玉米面积随着水地的扩大,由6~7万亩,增加到15万亩左右。其它杂粮面积比重较小。从粮食产量看,1965年以前,亩产在59~92公斤之间。总产在3.2万吨~4.9万吨之间徘徊。1963年中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调整了农业经济政策,加大了化肥、农药、农机、良种等投入,特别是水地面积的不断扩大,粮食亩产上升幅度较大。1965年粮食亩产103.5公斤,总产6.1672万吨,突破5万吨大关。1976年亩产达到139.7公斤,总产7.7570万吨,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到80年代,由于全面推广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1982年粮食亩产突破150公斤大关,达到166.3公斤,总产8.4395万吨。1984年亩产185.5公斤,总产9.3970万吨,其中夏粮总产连续5年过5万吨。1989年粮食亩产达182公斤,总产突破10万吨大关,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史安福1951年种植的1.8亩水地小麦,亩产高达405公斤,得到中央、省、地、县各级的重视和表彰。1952年12月,参加了陕西省首届农业劳动模范大会,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授予“全国小麦状元”的光荣称号,并颁发给奖状、奖章和奖金。

  棉花韩城川原区宜种棉花。民国时期,《陕行汇刊》记载,民国17年(1928年)到36年(1947)的棉花面积产量很不稳定,年际间悬殊甚大。有5个年头在10万亩左右,6个年头在5万亩左右,其余年份仅2万亩上下。亩产最高的是20公斤,最低5公斤,多数年份10~15公斤。

  解放后,1951~1983年棉田面积一直稳定在10万亩以上。1984年以后逐步缩小。1989年减到3.2万亩。棉花亩产1963年以前20公斤左右,1964年超过25公斤,1965年达到33.1公斤。1967~1981年,又徘徊在20公斤左右,1982年上升到31.9公斤,1987年又上升到49公斤,1988年超过50公斤,达52.1公斤,1989年达53.6公斤,创亩产历史最高水平。

  1951年,芝川柴明选种植的3亩水地棉花,亩产皮棉140公斤,6亩旱地棉花亩产90公斤。1952年12月,出席了陕西省首届农业劳动模范大会,会上颁发了奖章、奖金。1953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授予“西北植棉能手”的光荣称号,并发给奖状、奖章。1958年又出席了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

  油料作物韩城群众向以食用棉子油为主,但也种油菜、芝麻、蓖麻、花生等。民国时期的油料作物面积,据《陕行汇刊》几个年度的统计资料,芝麻、花生每年各种2000~3000亩,油菜20000亩左右。民国32年(1943),这3种作物的面积为3.4万亩。解放以后至1954年,油料作物面积每年6000亩左右,1955~1959年1万亩以上。1960~1984年0.3~1万亩。近几年花生面积扩大,油料面积也随之增加。1985年1.16万亩,1989年1.43万亩。油料作物产量1985年以前,亩产最高62.9公斤,最低仅13.5公斤,多数年份为30公斤左右bob半岛官网。1986年面积最大,产量最高,亩产平均98公斤。1989年油料作物面积1.43万亩,亩产平均92公斤。

  蔬菜民国时期编的《韩城乡土教材》载:当时“菜有木耳、干葱、莴苣、芹菜、茄、蒜、韭、萝卜、菠菜、芷蓿、芜荽、甘薯,白菜”。解放后,在种类、品种、面积、产量诸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蔬菜面积1953年以前2000多亩,1954~1961年增至5000亩以上。60年代人们注重粮食生产,蔬菜面积又回缩到4000亩左右。1972年在城郊和工矿区陆续建立了8个蔬菜专业大队(27个小队),蔬菜面积基本稳定在6000~8000亩之间。1983年以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调整了种植业内部结构,蔬菜面积又增加到8500亩以上,1986年增至9500多亩。据蔬菜公司调查,1986年专业队种植蔬菜4400亩,总产1.1万吨,亩产平均2.5吨。 1987~1988年蔬菜面积增加到1.4万多亩,1989年猛增至3.19万亩。蔬菜品种,解放以后增加了西红柿、甘兰、蒜苗子、西葫芦、冬瓜、菜花、大青菜、小茴香、雪里红等。

  瓜类瓜类主要是西瓜、甜瓜两种。主产南北原区,面积和产量民国以前无考。解放后,1952年以前每年2万亩左右。合作化以后缩减,至1974年以前,每年2000亩上下。特别是70年代后期,抓粮抓棉,限制种瓜,因而面积每年仅500~1200亩。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矿区发展,市场扩大,1984年瓜田面积1869亩,1985年3100亩,1986年猛增至7200亩。1988年种植最多达到9361亩,1989年降为5386亩。

  麻麻为韩城特产之一,1954年曾在全国农业展览会上选样展出,但优质高产区仅薛峰乡的王村,上、下景峰几个村,其次是芝水川道下游的几个村庄。解放前无统计资料。解放后每年种植1000亩左右,总产50吨。1952、1953、 1979三个年头达到100吨以上。1986年仅1500亩,总产却达186吨。1989年面积降为656亩,总产降为76.8吨。

  烤烟1986年在龙亭镇西部开始试种,面积550亩,总产58.3吨,平均亩产106.1公斤。其中上等600公斤,占1%,中等41吨,占70%,低等16.7吨,占29%;每亩产值平均186元。1989年面积增至4301亩,总产662吨,平均亩产达到154公斤。

咨询热线:0551-63681979
LINK 友情链接: 百度
Copyright © 2012-2023 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1020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