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51-63681979

BOB半岛新闻资讯

第二编(经济)第一章BOB半岛(农业)

发布时间:2024-03-15 19:22:20

  BOB半岛胜浦镇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历年来以种植水稻、三麦(大麦、小麦、元麦)、油菜为主。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封建土地制度束缚,一家一户单独耕耘,农田设施陈旧,耕作技术落后,统治者横征暴敛,不理农事,生产力水平较低,经不起自然灾害的袭击,农民生活困苦,正常年景,水稻亩产也不过200公斤,三麦亩产40公斤上下,油菜亩产20公斤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封建制度,进行土地改革,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改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党和政府发动群众兴修水利,改良土壤,革新生产技术,发展农业机械,并指导运用科学技术,生产水平逐年提高,粮食产量逐渐增长,到1957年,水稻亩产达到272公斤,三麦亩产60公斤,油菜亩产42公斤。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后,实现“”,刮起“一平二调”(平均主义、无偿调用集体和个人生产、生活资料)和搞公社一级核算的共产风,违背客观规律,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导致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挫折,农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农村经济受到损失。

  1962年,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经济管理制度,产量逐步回升。以后,提倡科学种田,改良品种,推行“双三熟制”,提高复种指数。

  1966年后,农业生产在“”中遭到干扰,公社全面推广“双季稻”,扩大三熟制面积。由于用工多,成本大,虽有增产,但不增收,经济效益较低。

  1983年,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尊重自主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稳步上升。1984年,全年粮食总产创历史纪录,达到2168万公斤,水稻单产达446.6公斤,三麦单产达200.8公斤,油菜单产达107.8公斤,完成粮食征购1898万公斤,全乡农民人均年收入558.29元,年末农民存款余额243万元,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农村经济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1987年,政府提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出现一批种田大户。90年代,提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部分农田由种植粮油作物改为种植经济作物,或开挖成鱼池养殖水产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开始探索高科技农业、高效农业、观赏农业、园艺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到1999年,农业机械化达到70%。粮食产量保持稳产高产,1999年,水稻单产达526公斤,三麦单产达240公斤。超额完成国家粮油定购任务,全年交售粮食636.5万公斤。农民人均收入6322元。

  土地占有土地改革前,土地归私人所有。土地占有状况悬殊很大,极不合理。土改时,胜浦乡(小乡)有农户1204户,5208人,占有土地(拥有土地权,下同)5949.28亩,人均1.14亩,其中5162.15亩是自耕田,787.13亩是出租田。占全乡总人口6%的地主、富农等家庭占有土地1941.19亩,占全乡土地的32.6%,人均6.1亩。占全乡总人口94%的农民占全乡土地的67.4%,人均不足一亩。其中,中农人均1.8亩土地,占全乡总人口61.5%的贫雇农,占全乡土地的19.3%,人均0.35亩(详见表2-1-1)。

  表2-1-1 胜浦乡解放前夕各阶层占有与使用土地情况表制表时间

  土地承租大多数贫雇农因无田少地,为了维持生活,除了耕种少量的自耕田外,只得承租地主、富农等剥削阶级的土地。据1951年统计,胜浦乡承租田(称佃人田)有9051.92亩(这些承租田尽管坐落在乡境内居多,但土地权均为境外苏州、甪直、唯亭的一些地主、工商资本家拥有),其中有8041.36亩是乡境内的农民承租的,承受经济剥削。租种耕地有大租田和花利田之分,大租田也称田面田,田底属拥有“方单”的出租者地主所有(即拥有土地权)。承租者只有“繇纸”,拥有田面田,即只有种植土地权,每年向出租者交租米1~1.2石(见图4)。花利田是将田面田再转租,转租者从中收取高租率,一般每亩花利田每年交租米1.5石。种田常有荒年,收成不好时,连租米也交不出,因此境内多次发生闹荒抗租。出租者则采取办法逼租,甚至将欠租者送官府判刑。有的交不出租米就外逃,称“逃租米”。

  出卖劳动力有不少雇农靠做长工、打短工、做忙月等出卖劳动力维持生计。长工有全年和半年两种。全年是一年四季在东家做,半年则从芒种开始到处暑在东家做。长工又分为大长工、小长工。大长工不论耘耥、犁耙、坌田、挑担等田里农活还是轧泥、罱泥等船上农活样样都能干,并代东家管理和安排活计。小长工一般跟做。还有被称为“看牛囡”的童工。长工的工钿视能力大小而定,一般一年为5~7石米。“看牛囡”东家只管吃、穿,不给报酬,平时给少量零用钱。

  短工有衬工、吊工、忙月三种。衬工没有固定人家,一年可做几家,一般都是做一些季节性强的农活,因此也叫季节工。衬工有做半个月和一个月,也有二三个月的。报酬高于长工,一般5天4斗米。吊工主要做一些重活、难活和技术性强的活,东家因缺劳力,才请吊工,如挑泥、坌田、轧泥。用吊工的时间不长,一般仅有一二天,报酬较高,1天1斗米。忙月主要是女工,一般在栽秧、收割的农忙季节,东家缺少女工才请忙月。

  评定阶级成分1950年,胜浦地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吴县人民政府下派的土改工作组的指导下,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农民协会(农会)按照“放手发动群众、大胆开展运动”的方针,清查土地,归户并图4田租通知单册,根据农户实有人口数占有的生产资料(包括田、牛、船、水车等),生活来源以及剥削程度(雇工、收租、放债等),评定成分。胜浦乡(小乡)评为雇农130户、贫农716户、中农288户、小土地出租7户、富农38户、工商业资本家1户、地主6户。是年冬,以联村(行政村)为单位,农民协会为主体,遵照“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孤立富农、打击地主”的政策,没收地主四大财产(土地、房屋、家农具、粮食),根据贫雇农中缺田少地的具体状况,进行分田、分地、分财产。没收地主(包括占有境内土地的境外地主)土地4753.90亩,境内农民共分得土地4541.45亩,其中分进2260.27亩,承租变自耕田2281.18亩。

  发放土地证农民分到田地,政府发放土地证,证上写明土地亩数、田地的坐落位置,以法律形式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土改中,处决4名恶霸地主(其中胜浦乡3名,淞北乡1名),土地改革历时二个多月胜利结束。

  农业互助组土地改革后,耕者有其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户与户之间劳力强弱不等,耕畜、农具不平衡,一些经济基础差、劳力弱、农具不全的农户,在单干生产上仍有不少困难。部分农户开始亲帮亲、邻帮邻,有的以工还工,有的以使用畜力农具抵工(如用牛帮做一工,抵人工两工,用船一天抵人工一工)。1952年春,农村贯彻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组的决议(草案)》,党和政府因势利导,根据农民自愿互利、自由结合原则,取长补短,开始组织互助组,胜浦乡南洲村唐阿炳等10多户农民在全乡率先办起第一个农业互助组。互助组一般4~5户为1组,多则10余户1组。参加互助组的农户多为一些贫雇农和一般中农。富裕中农怕吃亏,不愿参加,即使有的参加,有春组织秋解散的现象。到年底,胜浦乡建立互助组163个,参加农户973户,占总户数的76.5%。其中常年组57个,参加农户407户,占组织起来农户41.9%。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是年9月,嘉浦乡中心村南里巷自然村沈进兴组织农民办起嘉浦乡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比互助组大,性质属集体所有制,是从私有制到集体所有制的第一步。土地根据田块高低、土壤优瘠、产量高低,评定等级入股,耕牛及大型农具折价归社或由合作社租用,实行统一种植、管理、经营,劳动评工记分。收益按土地和劳动比例分配(即土劳分红)。1955年10月,胜浦乡已建成初级社31个,其规模20户以下的有10个、21~30户的有15个、31~40户的有6个,淞北乡建初级社26个,嘉浦乡建初级社22个。入社的农民称社员,社长、会计由社员民主选举产生。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全面开展并社、扩社、升社工作,胜浦乡以初级社为基础,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社)。3月,今胜浦地区第一个高级社在嘉浦乡中心村诞生BOB半岛,随即出现农业合作化高潮。是年冬,胜浦乡有高级社9个、初级社5个,吴淞乡有高级社5个、初级社13个。高级社一般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取消“土地分红”,土地归集体所有,大、中型农具折价入社分期付款。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生产形式以生产队为单位,实行“三包一奖”:一包工,采用小段定额包工、常年包工、集体包工等形式,按耕种计划,包工作量;二包成本,参照上年的实绩,逐项包本,按件计量;三包产量,按土质、牛力、肥料、茬口的不同条件,划片定产,作为包产定额指标;一奖即超产奖励,超产中的30%作为集体积累,其余分配给干部、社员,如歉收,根据歉收原因,进行适当、合理的赔偿。对社员报酬实行定额管理,评工记分的办法,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年终分配,粮食分配70%按人口,30%按劳力。现金分配按社员全年工分和投肥数。全年净收入中提取10%~12%的公积金和1%~2%的公益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社员集体福利。1957年3月,胜浦乡建成高级社13个,全乡2277户农户全部入社。吴淞乡也建成高级社14个、2343户农户,除3户单干外,都入社。6月,胜浦乡13个高级社,总名为“新华”。按1至13的序号分别命名为新华一社、新华二社……。吴淞乡高级社14个,总名为“吴淞”,分别按1至14的序号分别命名为吴淞一社、吴淞二社及至吴淞十四社。9月,胜浦合并为大乡时,为25个高级社,仍冠以“新华”总名。

  组织形式1958年,撤销乡体制,胜浦乡于9月24日成立人民公社。公社设党委会、管委会,管辖7个生产大队,76个生产队(曾把大队改为营,生产队改为连),4540户农户。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林、牧、副、渔“五业结合”。采取“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组织形式。在劳动管理上,以大队为营,生产队为连,生产上搞“大兵团作战”,鸣锣(或升旗)为号出工、收工。生活上搞吃饭、理发、看病等12个不要钱,全社办起98个大食堂,集体就餐。

  分配原则在人民公社初期,高级社的生产资料无偿转让给公社,取消社员自留地,公社实行一级核算,统一分配,搞“一平二调”。“一平”即搞平均主义,取消高级社的分配原则,出工不记工分,分配不论男女老少每月每人发给5元钱的零用钱。群众谑称“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吃饭不要钱,月月5块零用钱”。“二调”即无偿调用社员私有财产和集体财产,无偿调用社员劳动力,刮共产风。公社级占用群众房屋18间,拆毁8间;市镇单位调用群众房屋319间,拆毁231间;各大队调用群众房屋241间,拆毁13间;全社各生产队共拆毁群众房屋1080间,平调苗猪、肉猪2283头,中型农具18273件。为大炼钢铁,乱调劳动力448个,化去劳动日30690个。为开太浦河及公社水利建设,调用5260人,化去劳动日541400个。全社调用的物资、劳力一不记账,二不付钱,三无凭证,均为无偿调用,挫伤了社员的积极性,粮食产量下降,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整风整社1959年,开展整风整社,纠正“”中的一些“左”的错误,取消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制度,纠正“共产风”。1961年,对无偿调用的财物进行退赔,并恢复社员的自留田。同时,建立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全面整顿和制订新的经济、生产管理制度,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贯彻“条例”1962年,全面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制,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对粮食实行定田、定产、定购的“三定”政策,生产队实行自负盈亏、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农业生产稳定,社员生活逐步提高。

  “大寨式”评工记分1966年,“”开始,开展“农业学大寨”,突出政治、为革命种田,推行“大寨式”评工记分,即按政治思想好、出勤足、农活质量高、工效快的要求定标兵工分。社员各自按“标兵工分”自报等级,然后互评,给各人一个基本值的标准工分,做一工,就按各人的标准记分。种植布局强调“以粮为纲”,开始种植双季稻,变“两熟制”为“三熟制”,并逐年扩大面积,到1975年,全社除秧田外,实行百分之百的三熟制。

  小段包工、定额计酬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农村经过拨乱反正,逐步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消大寨式评工记分,农业生产实行小段包工、分组作业、定额计酬的形式。

  联产承包1983年初,胜浦公社实施以户为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生产队的耕地分为自留地(以旱地为主)、口粮田(人均6分)、责任田三种,划分给农户。自留地、口粮田自种自食,责任田则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公社与生产大队订立定购合同,生产大队与农户订立奖赔合同,实行经济包干。农户每年上缴农业税外,还向生产大队上缴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即二金一费),其余自得。在留足种子、口粮、饲料和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外,余粮、柴草由农户自行处理。联产承包后,农户在生产大队的指导下,自主经营,降低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发展。农民腾出时间和劳力从事工、副业生产,农民收入普遍提高。

  同年7月,政社分设BOB半岛,成立胜浦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和经济合作社,经济合作社管理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农民有种田自主权,双季稻逐渐停止种植。

  规模经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不少农户的责任田开始集中到一些种田能手手中,农村出现种田大户。农业开始适度规模经营,实行专业化管理,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变。

  1987年,胜巷村农民周惠元在全乡率先承包胜巷村62亩耕地。村经济合作社提供4吨水泥船1条、仓库3间、100平方米水泥场1块、手扶拖拉机1台,还减免水电费等,双方签订承包期为2年的承包合同。政府为鼓励农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之后,全乡陆续出现几个种田大户。90年代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顺利推进,1995年,全镇种田大户发展到103户,承包耕地5800亩。1996年9月,镇政府制订《关于加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管理的意见》,鼓励和引导农民进一步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到1999年,全镇发展不同类型的土地规模经营户有135户,承包耕地占全镇责任田的48.9%。对各承包户均由政府把关进行资质审查,签订承包合同,实行风险抵押,使合同履行率达到100%。

  种田大户在经营方式上,注重科学技术指导,雇人田间管理,收割基本上机械化。因种田大户注重科学技术,又合理投入,产量高于一般农户。水稻亩产平均在540公斤上下,比一般农户每亩高出15~25公斤。政府对出售粮食超5000公斤农户给予奖励,粮管所也给种田大户发放售粮优惠卡,做到随到随收。

  土改前,胜浦乡使用土地14214.07亩。1952年为14441亩。1956年小乡并中乡,胜浦乡有耕地23848.364亩。

  1957年中乡并大乡,胜浦乡有耕地面积45828.9亩,后来由于调整区划,将凤里村、沙墟村、唐桥村划入斜塘乡,减少耕地面积3421.2亩,到1978年,有耕地38201.2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兴起乡村工业,大量征用土地,加之人口的自然增长,宅基地的扩展和村镇基础工程设施建设、建房、筑路及开挖鱼池等因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到1996年,有耕地面积为37583亩,1997年,因“金光”项目落户胜浦,又征用不少耕地。至1999年,耕地为29710.07亩,实际可种植面积为22000亩。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农田设施的陈旧,耕作技术的落后,农业粮食产量较低,正常年景,水稻亩产在200公斤上下,三麦亩产在40公斤左右,油菜亩产不到20公斤。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组织农民成立互助组,解放了生产力,粮食产量虽然大有提高,但水稻亩产还徘徊在220公斤左右,三麦亩产在50公斤上下,油菜产量也有提高。

  1957年,实现农业生产合作化,兴修水利,提高抗灾能力,产量进一步提高,水稻亩产达272公斤,三麦亩产58公斤,油菜亩产42.5公斤,全年粮食总产12985吨。1958年,粮食总产达13754吨,比1957年增769吨。

  1960年~1963年,因遭受自然灾害,粮食减产,1960年和1961年的水稻亩产均不足200公斤。1962年,进一步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并引进良种“农垦58号”(世界稻),虽遭雨涝灾害,水稻亩产仍达226公斤。小麦引进良种“华东6号”,亩产达76.5公斤,油菜24公斤。1963年以后,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66年,水稻单产高达350公斤,三麦突破100公斤,油菜超出50公斤。

  70年代后,在“以粮为纲”的号召下,双季稻种植达高峰,并不断改良稻麦品种,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1971年,全社水稻亩产达400公斤,小麦亩产125公斤,油菜90公斤。

  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承包户在生产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年,水稻亩产421.7公斤,三麦192.2公斤,油菜116.5公斤,全年粮食总产19180吨。1996年,水稻亩产超过500公斤,三麦超过250公斤,油菜超过100公斤。

  粮油产量达到最高水平的是:1999年水稻亩产达526公斤,1996年三麦亩产达250.5公斤,油菜达历史最高水平的是1982年,亩产达133.4公斤。

  高田地区一年两熟,一熟为小熟,种植三麦、油菜、红花草,即“夏熟”,一熟为大熟,种植水稻,即“秋熟”。在沙湖滩旁一些低洼地区,一年仅种一熟水稻。

  1965年,开始试种部分双季稻,形成“麦一稻一稻”三熟制,并逐年在全公社推广,形成一年两熟与一年三熟并存的双三熟制格局。到1975年,全公社种植100%双季稻。前季稻在“清明”后分批育秧,“立夏”后分批移栽,继尔后季稻育秧,前季稻管理,“大暑”进入前季稻抢收,后季稻抢种。这一阶段农活集中,季节短,15天左右完成抢收、抢种任务,称“双抢”。“双抢”劳动强度高,又正值酷暑高温天气,社员劳作艰辛至极。

  双季稻收了前季再种后季,全是水耕、水作,土壤耕作层长期水浸,造成土壤板结,渗透性差,肥力下降,又与秋播时间产生矛盾,耽误农时,加上成本大,用工量大,往往增产不增收。

  1978年后,农村逐步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改变传统耕作习惯,恢复一年两熟。三麦、油菜逐步转为少耕或免耕,即种板田麦、板田油菜,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单产。1994年,部分水稻由育秧移栽改为水直播,即将催芽的种子直接播植于水田内。1997年,试用抛秧新农艺,同时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1995年,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水产养殖。至1999年,全镇有经济作物种植户484户,其中蔬菜专业户262户,西瓜专业户222户,种植面积达2916亩。水产养殖专业户318户,将8254亩农田开挖养殖池(其中1999年开挖养殖池3800亩),养殖鱼、虾、甲鱼等,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新中国成立前,水稻以早粳稻、“一时馨”为主,口粮接不上的农户,种植一部分黄谷稻等早熟品种,大都是稀植的高杆型品种,产量较高。一些优质品种如香粳稻、飞来凤因产量低,很少种植。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沿袭小农经济生产,水稻种子依靠各家各户自留自用,因此良莠并存。籼稻品种有“六十日”、“黄瓜籼”。农业合作化后,政府组织引进高产品种,加以推广,逐步淘汰低产品种。1958年,推广早、中品种“黄早十日”和晚稻品种“老来青”。后“老来青”因连年种植,易患颈瘟病而被淘汰。1962年,单季晚稻推广良种“农垦58号”,俗称世界稻。该品种短杆粗壮,不易倒伏,穗大粒粗,耐肥高产。中熟品种推广高产优质的“金南风”,这个品种成为60年代的当家品种。1965年,推广种植双季稻,茬口布局变动,双季稻前季先用生长期短、早熟的品种,大多从外地引进,先后有“矮南早一号”、“二九青”、“原丰早”、“矮三九”、“广陆矮四号”(简称“广四”)。后季品种除仍用“农垦58号”外,还有“农虎6号”和糯稻“桂花黄”等品种。80年代,继“农垦58号”后,单季晚稻推广“昆农选”,后引进“秀水04”(即“8204”)等品种。90年代后,以“88-122”、“太湖粳二号”为主。“太湖粳二号”虽高产,但米质差。1997年起,选用优质高产的93-31和95-22(又称武运粳7号)为当家品种。经过繁殖、推广,全镇的良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

  小麦新中国成立前小麦品种主要有“长四虹”、“茧子团”等。这些品种抗病虫害能力差,产量仅30~50公斤。新中国成立后,推广“华东6号”、“芒麦19号”。这些品种成熟早,产量一般在100公斤左右,但因赤霉病严重,后被“扬麦3号”取代。80年代,普遍种植“扬麦4号”、“扬麦5号”,以后又改种“扬麦6号”。扬麦抗病力强,成熟期早,产量高,成为当家品种。

  大麦大麦种植较少,一般种于秧田茬口上。新中国成立前后,其品种为“长茎大麦”,以后推广“早熟3号”。80年代,推广“沪麦4号”、“83122”、“2-14”等。90年代起大麦不再种植。

  元麦同大麦一样,仅在秧田茬口上少量种植。一般品种有“立新一号”、“浙114”、村农、海麦等,90年代也不再种植。

  新中国成立前至50年代初,今胜浦境内主要种植白菜型土油菜。该品种杆矮,分枝少,其产量仅25公斤左右。60年代引进甘兰型“胜利”油菜,并大面积种植。该品种杆高,分枝丛生,抗寒、抗旱,抗病能力强,亩产一般60公斤左右。

  70年代以后,以种植“宁油7号”和“821”为主。现以“汇油50”为当家品种,平均亩产120~150公斤。

  作物栽培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作物、品种的布局,二是栽培的技术措施和要求。作物布局就是各种作物的种植比例,品种布局就是早、中、晚品种的种植比例,布局讲究合理,事关生产的全局。在栽培的技术措施和要求上,由传统的粗耕粗作转为精耕细作,不断推广应用新农技,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留种选种若要稻苗好,种子要选好。水稻要高产,选种是关键。一般挑选稻穗粗壮、没有杂种的田块留作种子田,单独脱粒,防止同其他品种混淆。也有在稻熟即将收割期间,用人工在稻田里将结实饱满、无痞无害的稻穗一一拔下,选为种子。在调换新品种时,由政府部门统一调入,分配至各村。

  浸种催芽将稻种(俗称稻种谷)装在蒲包内,抛到河中或放在大缸内让清水浸没,约3天,再沥起堆放,用柴草盖严,温度保持在35℃左右让其催芽。60年代起,为了杀灭种子中的病害,采用药水浸种。浸种时一般用西力生、赛力散,后用多菌灵、402等药剂。

  落谷育秧当种子破口出芽后,就可把种子撒播于秧田中(俗称落谷)。落谷之前,秧田先灌水耕翻,施基肥,耙平出沟做秧板。秧板做到平、光、烂、滑,谷要落得稀、匀。落谷后,上用草木灰覆盖或泥浆塌谷。出苗后施肥、治虫、保壮苗全苗。育前季稻秧苗,由于气温低,将尼龙薄膜覆盖在秧板上,称尼龙育秧。为改善秧苗的营养和光照条件,前季稻采用先做小秧田,三叶期前后进行条寄,后季稻秧苗寄在单季稻田,到时移入后季稻田,称为寄秧。

  秧苗移栽秧苗移栽,俗称“莳秧”,6棵1行。移栽前,大田先耕翻,晒垡,后灌水,耙平,施足基肥。新中国成立前,大株稀植,每株八九根秧苗。株距、行距为6×6寸,每亩密度约1.7万穴。60年代后,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提倡合理密植。株行距为4×5寸,每亩密度3万穴。双季稻采用小株密植,每穴3~5株。株行距为4×4寸,每亩密度3.6万穴左右。双季稻秧苗移栽时,为了保壮苗全苗,后采用铲秧移栽(即将秧苗连泥铲下,然后带泥移栽)。此种方式稻苗活棵较快,但劳动强度大。90年代,推广直播稻,将催好芽的种子直接播在做平的水田里。1997年,试用抛秧新农艺,省工省力。

  大田施肥稻苗活棵返青后,及时施尿素或碳酸氢铵,促使稻苗早发,提高有效分蘖。分蘖时,稻苗无力发黄,再施分蘖肥。局部发黄,在发黄的稻苗处施肥,称“捉黄宕”。在水稻长粗拔节时,轻施长粗肥(肥重会“游青”,稻叶疯长,推迟孕穗)。孕穗时施穗肥,提高千粒重。

  耘耥拔草稻苗活棵返青约半个月后,开始耘耥和拔草。俗话说“一耘二耥三拔草”。不论新中国成立前后,耘耥拔草是水稻田间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耘耥不仅除草,还能疏松稻苗根系,促早发扎深根。耥稻有一种专用工具,叫“耥”。耥板长约50厘米,宽7~10厘米,嵌满耥钉,装上较长的耥杆,耥在株距内横耥(即用耥推拉)松土除草。60年代,推广在株距内竖耥,竖耥的耥“耥板”较小而且短。耥稻后,用人工耘稻。耘稻时人跪在水稻田里,用双手除草松土。耘耥之外,还人工拔草。水稻拔节时,将混在稻内的稗草拔去,俗称“扬稗”。后由于推广密植,取消耥稻,单单耘稻拔草。80年代,使用除草剂,不再耘稻。除草剂对稗草作用不大,后期还需人工拔草除稗。

  水浆管理水稻离不开水,尤其初栽的稻苗更不能脱水。新中国成立前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稻田的灌水采用水车(牵车、牛车、顺风车)戽水灌溉,既费力,工效又低,难以做到水浆均匀,屡有干坏稻苗。60年代开始,用机电灌溉。在水稻生长发育前期,经常保持田中有水,后期干干湿湿,抽穗期,每隔2~3天灌一次水,促使谷粒饱满,增加千粒重。

  脱水搁田在水稻长粗拔节期,4天左右不灌溉,让稻田脱水,称为“搁田”。田搁至用脚在地面上踩时软而不陷为好。搁田能促使水稻扎深根,株杆粗壮,防倒伏,抗病虫,控制无效分蘖。

  三麦播种,先将田块耕翻,形成埨沟,削细、做平,将麦种直接撒在埨上。新中国成立前,三麦耕作较粗,狭埨浅沟,泥块大,露子麦多。又因排水不畅,易受渍害。60年代改为深沟阔埨,细削泥块,消灭露子麦。70年代,改造田块沟系,做到一块麦田两头出水,“三沟”(总沟、排灌沟、隔水沟)配套,四面脱空。田间沟通排灌两用沟,两用沟通河道,以利排水,达到雨停水干。80年代初BOB半岛,推广免耕直播(即板田麦)、套播(稻割前撒麦种),开沟壅土,结合用“绿麦隆”等化学药剂除草,农艺简化,省工省力。

  油菜先培育菜秧,然后再进行移栽。新中国成立前后,采用田块耕翻后打穴栽种。70年代,劈沟条栽。80年代采用免耕条栽,栽后开好埨沟。入冬后,培根壅土,使油菜安全越冬。

  农作物生长最忌病虫害和草害(又称草荒)。新中国成立前,农民缺乏科技知识,农作物一旦遭受病虫害,只能听天由命。如水稻遭受病虫害,出现大片死稻,认为是“天打稻”、“火烧稻”,由自己造孽所致。于是烧香打醮,求神拜佛,祈求上天保佑,靠天吃饭。新中国成立后,宣传“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传播农业科学知识,指导开展防治病虫害,大规模人工灭螟,点灯诱蛾。1960年,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方针,各村配备农技员,负责病虫害测报和防治,并推广药剂防治取代人工防治,效果明显。如蚱蜢,50年代很多,由于使用药剂,到60年代基本得到有效控制,80年代极少,90年代绝迹。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是由一种叫梨开孢属的真菌侵害后发生的。不论早晚品种,在水稻生长阶段各部位都能发病,特别在秧苗四叶期、分蘖期、抽穗期三个阶段最易发病。境内80年代发病率较高,受害面积较广。防治方法:浸种消毒,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合理灌溉,减少发病,发病时每亩用稻瘟净100克加水100公斤喷雾或每亩用稻瘟净200克加水泼浇。

  纹枯病又名花脚稻,是由一种名叫“丝核菌”的真菌侵入后发生的。水稻分蘖盛期以后开始发病,多见于中稻和单季晚稻,高温、多湿,氮肥过多,积水烂田发病重。水稻孕穗阶段最易感病。防治方法:合理施肥,适时搁田。60~70年代,每亩用5%稻脚青150克加水400公斤(8担)泼浇,或用稻脚青和细泥拌制成毒土,撒施田中,但要保持一定水层,80~90年代用井岗霉素或多菌灵加水泼浇。

  稻飞虱土名蠓虫,种类很多,境内主要危害成灾的是褐飞虱,它刺吸水稻汁液,注入毒素,致使植株萎弱枯黄,是一种暴发性虫害。严重的田块会颗粒无收。防治方法:一旦稻飞虱暴发,60年代,因药剂紧张,采用滴油扫杀,即每亩用柴油1公斤,拌在干细土中,在中午高温时,撒施田中,再用扫帚或竹杆在稻上拖拍,使虫落水触油而死。后用敌百虫粉、混灭威粉剂和1605、苏化203、乐果等乳剂喷雾或泼浇。90年代每亩用甲胺磷、氯胺磷150克加水泼浇,或用扑虱灵进行喷雾(也可泼浇),效果较好。

  纵卷叶虫主要以卷叶结苞食害水稻,影响稻苗正常生长和结实。纵卷叶虫一年内孵化虫卵4~5代,以第三代危害最重,危害早稻及早种的单季晚稻,第四代危害后季稻和单季晚稻。防治方法:50年代用1%“六六六”粉加水泼浇或拌草糠撒洒,后用1605或苏化203水喷洒,90年代,每亩用杀虫脒、甲胺磷150克加水喷洒。

  螟虫螟虫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三化螟主要危害水稻。二化螟、大螟为杂食性害虫,除了危害水稻,还危害茭白、玉米等作物。螟虫都要经过卵、幼虫、蛹、蛾子四个虫态,在这四个虫态中只有幼虫食害水稻,一条幼虫可危害4~5株水稻,分蘖期的水稻受害造成枯梢和枯心,孕穗期和抽穗期的水稻受害成白穗。新中国成立初期,水稻以三化螟为主要危害,嗣后以二化螟、大螟危害为主。防治方法:50年代,拔稻根,消灭越冬螟虫,螟蛾盛发期,发动群众大搞点灯诱蛾和采卵捕蛾。当时,村村点,户户点,夜夜点,点灯有专人负责,做到灯亮、盆大、水满、滴油、勤管。60年代以后,主要用药剂防治,起先用“六六六”粉加水泼浇,后用杀螟松、1605、乐果、甲胺磷等农药加水喷洒或用大水泼浇。

  稻蓟马稻蓟马体形很小,成虫为黑褐色,受害稻苗叶尖纵卷发黄,成片枯焦,对4~5叶期的秧苗和刚活棵的稻苗威胁最大。防治方法:每亩用40%的乐果50克或50%的马拉硫磷25克加水泼浇或25%的223乳剂250克,或90%的晶体敌百虫50克,加水50~75公斤喷雾。

  赤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危害麦穗,一般在麦穗扬花以后开始出现病状。境内50年代常有发生,盛发年为1954年、1958年、1977年、1983年、1990年。发病田块占60%,一般减产六七成,受害麦粒皱秕,含有毒素,人畜吃多了会出现肌肉酸痛、呕吐等中毒症状。防治方法:50年代用石灰硫磺合剂喷洒,60年代以赛力散防治,70年代起,主要用多菌灵粉剂在小麦扬花初期喷洒保穗。

  白粉病发生在孕穗到开花期间。破口齐穗期病叶率在30%以上要用药,每亩用多菌灵150克或粉锈宁50克加水喷洒。

  粘虫土名麦蚕,是境内三麦上的一种暴食性害虫。幼虫食害麦叶,严重时不仅吃光叶片,甚至咬断麦穗。防治方法:起初曾用过糖醋诱蛾和草把诱杀,药物每亩用六六六或二二三粉1公斤喷洒。70年代以后,每亩用有机磷农药150克加水喷洒。

  蚜虫蚜虫有有翅与无翅之分。世代多、繁殖快,特别在天气干旱时,短期内就会暴发起来。蚜虫主要聚集在麦蕾和麦穗上,吸其汁液,影响千粒重。防治方法:每亩用乐果或甲胺磷150克加水喷洒。

  菌核病油菜菌核病常在4月份油菜花结荚时发生,使茎杆腐烂。60~70年代时有发生,境内1962年、1973年、1977年较为严重。发病面积占40%,产量大幅度下降。80年代后,每亩用50%多菌灵150克,在油菜初花期用药,效果较好。

  蚜虫蚜虫生在菜叶上,吸汁破坏叶绿素,咬断菜叶,影响油菜结荚。防治方法:菜秧田上用乐果150克加水喷洒。菜秧苗移栽时,把菜秧苗的叶子部分在乐果液中浸一下,做到带药下田。大田用乐果或氯胺磷每亩150克加水喷洒。

  水稻田杂草防治水稻田主要杂草有稗草、三菱草、鸭舌头草和牛毛草。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至60年代中期,主要靠人工除草。用耘耥来除掉稻田中的下脚草,较长的草直接用手拔除。草荒较重的田要耘耥2~3次。1961、1962两年,是全社稻田草荒最严重的年份,以三菱草为主,满埒满行。各村发动男女老少,除草保苗。70年代初,结合血防灭螺工作,进行铲草皮,将河旁岸边的杂草连根带泥铲光。70年代后期,随着科技发展,用除草醚除草。到1988年,全乡化学除草面积达100%。目前,移栽稻以卞黄隆为主,直播稻以卞黄隆、神锄、精除草净为主。

  三麦田杂草防治三麦田主要杂草有看麦娘、猪殃殃及牛毛草等。70年代以前,用人工拔草,效率很低。70年代以后,用绿麦隆每亩300克与化肥混合撒洒,或加水喷洒。到90年代以后,用“麦草净二号”为主。套播麦田在稻腾茬后三四天,加水喷雾。如不能除尽,适时再用“骠马”防治。

  农田历来以施用自然肥料为主,有粪肥、绿肥、河泥、水草、垃圾和其他杂肥。新中国成立初,开始使用化肥时,由于没有掌握施肥规律造成稻苗、麦苗疯长,导致倒伏,病虫害严重,产量下降。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农村普遍推广科学种田,农民不但了解化学肥料的性能,而且掌握了因土施肥、因苗施肥的方法,农作物产量明显提高。农田施肥逐渐以化肥为主,而且从单一的施用氮肥发展为施用含氮、磷、钾的复合肥料。1983年以后,农田基本上以施用化肥为主,少量搭配杂肥、河泥、垃圾等,并逐渐放弃使用自然肥料。

  粪肥以牛粪、猪粪、人粪(也称黄粪)为主,还有少量的家禽粪。粪肥一般用作基肥。牛粪、猪粪是最好的基肥,特别是猪粪。60年代,大力提倡发展养猪事业,生产队普遍建集体养猪场和饲料基地。1964年,全社建养猪场184个,猪只年末存栏达9062头,全乡饲养总数达2.8万头,产猪粪约8万担。牛粪随着耕牛的淘汰而终。黄粪一般使用家产黄粪,到70年代,因种植后季稻缺少基肥,公社到外地采购,从上海、苏州等城市调运大量黄粪,分配到各生产队。黄粪不仅可作基肥,亦可作追肥。

  绿肥红花草(紫云英)是绿肥主要品种。新中国成立前,农民有种红花草作肥料的习惯。新中国成立后,种植红花草占有一定的比例,70年代“三熟制”时,红花草面积占大田面积的30%。红花草主要用于和河泥混合一起沤制草氹泥。为了增加绿肥来源,1966年,利用河港水面,放养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简称“三水”),亦主要用于沤制草氹泥。全社最多放养“三水”水面达4600亩。70年代,曾经在田块中放养绿萍,绿萍肥效好,施用后,水稻株杆粗壮,田底烂,杂草少。后因放养难度大,用工多,几年后就不再使用。

  河泥这是农田的主要肥料。河泥可直接用于三麦、油菜作追肥,也可同稻草、垃圾、水草混合一起沤制成草氹泥。所谓河泥,就是河浜江娄里的淤泥。农民利用农船、罱网从河底里罱取(俗称“罱泥”)后,搅入氹涂、泥潭,称之为氹河泥。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河浜平时禁止罱泥(称为“河浜封禁”),到春天择日开禁。开禁这日,各家各户邀亲约友,组织劳力在浜内抢罱河泥,称为“抢浜”。公社化时,由于肥料不足,生产队组织船只到苏州市河港内罱泥。另外,还有用特制的六齿、八齿的大铁鎝(称扒泥铁鎝),到沙湖、阳澄湖、金鸡湖、澄河和黄天荡等内湖中利用农船驶风扒草泥(称为轧泥)。将草泥堆放在河滩的氹涂(沿河小块的低洼地)里,待夏种时用作基肥。

  草氹泥主要用柴草(即稻草)、绿肥和河泥一起混合沤制,一层河泥、一层柴草、绿肥,互相覆盖堆积在潭氹里(称之为“氹泥”),让柴草或红花草、“三水”在泥里腐烂(用稻草和河泥氹在一起,称柴氹泥)。草氹泥是水稻、三麦常用的基肥。70年代为保证柴(草)氹泥的质量和提高肥效,将氹(或潭)里的柴(草)氹泥挖起,再添加青草、红花草在内、用水将泥淘成泥浆重新沤制(俗称翻潭),让草在泥中再次腐烂,为促其发酵腐烂,翻潭时还放入一些过磷酸钙。

  80年代,推广桔杆还田,即把菜箕、菜壳、麦杆直接放在田中沤制成肥料,这样既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又能使土壤疏松。

  化学肥料化学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农民称肥田粉)。新中国成立后,今胜浦地区开始推广使用。60年代以自然肥料为主,少量田块施用一些氯化铵和氨水等氮素化肥。1961年仅用150吨。也用磷肥(过磷酸钙),但主要在“翻潭”时混于草氹泥中,以加速发酵。以后,磷肥在油菜、三麦上作为基肥大面积使用。70年代以后,全面推广“三熟制”,肥源紧缺,以化肥为主,自然肥料为辅。化肥主要用碳酸氢铵、尿素等。90年代开始,除了使用少量的人粪、猪粪外,普遍依赖化肥,基肥推广碳铵和复合肥,尿素作为追肥用。境内化肥用量最高是1996年,全乡总用量为5260吨。

  犁 耙 铁鎝境内旧式耕作农具有犁、耙、铁鎝。耕翻田地均用人工和畜力。人工用铁鎝坌田,畜力用牛拉犁犁田。新中国成立前使用木制牛犁。1958年,推广双轮双铧犁和用绳索牵引的绞关犁。这两种犁因不适应境内土壤粘性大的特点而中辍,但牛犁仍用。60年代,使用铁制牛犁(又称铁步犁)。全公社有牛犁715张,耙305张。因耕翻实现机械化,现今锄头用于松土除草,一般在旱地作业使用。耙在畜力拖拉下,用于水田里整地碎土。随着耕牛淘汰,耙也废弃。唯有铁鎝、锄头、铧超等工具,还在农村广泛使用。

  拖拉机70年代开始使用手扶拖拉机,到80年代,全社拥有手扶拖拉机216台,基本上达到每个生产队1台,耕翻实现机械化。

  联合收割机1993年,宋巷村购进2台联合收割机,既可收割又可耕翻,提高了生产效率。1999年,全镇有联合收割机5台、中拖联合收割机5台、手扶拖拉机118台。

  开沟机开沟沿袭人力用旧式农具铧超挖掘。70年代起特制一种又狭又长的开沟铧超,开沟既快又方便。1994年,有部分村始用开沟机。到1999年,全镇拥有开沟机30台,机械开沟率达43%。

  水车60年代以前,农田戽水排灌主要靠三种水车(简称“三车”)。“三车”即风力水车(俗称甩车,又称顺风车,见图5)、畜力水车(牛车,见图6)、人力水车(牵车、踏车,见图7),有的甚至用秧水桶戽水(见图8)。水车分两大部件,下部件系木制长方形车身,车身(亦称车筒)分上下槽。“鹤膝”(木制锁梢)串联“斗板”(戽水的木板),像一条链条,在力的作用下,使车头的拨砣转动,牵动鹤膝和斗板,使其在车身上下槽中循环传动,车身下端放在水中,在传动中将水戽上岸来。这种水车的鹤膝、斗板像龙骨,故亦称龙骨水车;上部件因车而异,风力车置有上下两根轴(称躺轴)和一根竖轴,轴的两端装有拨砣(即木齿轮),上轴装六根风杆,杆上扯上布篷,借助风力驱动轴上的拨砣,由于拨砣与拨砣的齿轮相咬,拨砣的转动,牵动鹤膝和斗板,达到戽水的目的。畜力水车置有车盘和墩芯,墩芯支撑着车盘,车盘的外周围装着拨齿,拨齿相咬着躺轴上的拨砣,当在畜力(一般是耕牛)的驱动下,将河水戽上岸来。人力水车分图5风力水车图6畜力水车图7人力水车图8秧水桶戽水牵车和踏车两种。牵车是两人用双手推拉法,通过“牵横”驱动水车龙头,车龙头传动鹤膝斗板,汲水灌溉。踏车则两人(亦有四人的)用双脚踏动躺轴,传动鹤膝、斗板来戽水。所谓秧水桶,就是在木桶两侧上下各缚一根绳(共4根绳),两人相对站于水边,双手各执一绳,以协调动作将河水汲入田间。秧水桶一般用于低洼和面积较小的田块,如秧田、氹涂等。大田排灌还是依赖“三车”。1957年,胜浦地区有牛车711部,甩车257部,牵车(包括踏车)346部。当时,由于水利设施差,排灌困难,难以抵御干旱与洪涝灾害。

  抽水机船60年代后,使用内燃动力机械,在船上安装2115型柴油机和离心水泵(称抽水机船,见图9)进行流动灌溉,后又建立机电排灌站。1964年,机灌11775亩,占全社总田亩的32%。电灌8596亩,占全社总田亩的23%。至90年代,全乡共建电力排灌站37座,置抽水机船76条,以后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田全部实现排灌机械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农作物病虫害采用人工防治,用灯光诱蛾。灯光诱蛾用的螟蛾灯,一般家家户户备有几盏,后开始用药物防治。药物防治用的工具有大水泼浇的粪桶、粪勺,喷洒用的喷雾机,如人力喷粉机、手摇喷雾机、复式高压喷雾机和机动喷雾机等。80年代初,全乡有手摇喷雾机4270只,以后逐步增加,到90年代发展到7500多只,机动喷雾机有11只。目前,农户一般都有手摇喷雾机,大农户使用弥雾植保机,全乡拥有弥雾植保机85台。病虫害防治除了大水泼浇需用粪桶粪勺外,以机械为主。

  收割用镰刀,割麦用长柄光口镰,割稻用短柄齿口镰(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淘汰齿口镰)。80年代试用手扶收割机,1993年宋巷村使用联合收割机,至1999年全镇拥有联合收割机10台,机械收割率达33%。

  脱粒用木制稻床,用人工掼稻(麦)脱粒,家家户户都拥有1~2张稻床。50年代,开始用脚踏脱粒机,后逐步改用机械脱粒机。到60年代,使用电动脱粒机。1964年,全社脱粒机达168部,稻床909张。70年代,稻床全废弃,机械脱粒机也开始逐渐淘汰,后全部实现电动型脱粒机。80年代,土地联产承包后,为适应家庭劳作,大型脱粒机改为两人档的小型电动脱粒机。

  扬谷在70年代之前,用木制扇谷风车。这种木制风车,大肚内装有木制叶扇,外面有摇柄,操作时,右手摇动摇柄带动叶扇扇风,左手控制上面盛谷漏斗下的闸门,闸门的口可大可小。稻谷或麦子从漏斗下的闸门口漏出,风将秕谷和杂质扇出风口,谷(麦)漏至风车底下的舌口,再从舌口淌进盛谷(麦)的挽子里。如不干净,反复几次BOB半岛。70年代后,扬谷就用电动排风扇了。

  农民使用木砻加工成大米,砻是上下两块砻盘装在砻床上,谷放在砻盘里,用人工牵碾,称牵砻。壳米分离后,壳乃砻糠,米是糙米。糙米放在木(或瓦)制的臼里,人站在木制的架上,用脚踏动杵槌将糠米分离,称舂米。用石磨将米碾成粉,称牵磨。1958年后,农村发展粮饲加工网点,备有砻谷机、碾米机和磨面机等设备。60年代以后,饲料加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农村有粉碎机、打浆机、混合饲料拌和机。70年代后,境内基本实现农副业产品加工机械化。90年代,私人购置碾米机安装在船上,流动作业,农户在家门口就可碾米,比肩担船运粮食到加工厂(点)方便得多。

  撸摇船胜浦属水网地区,运肥送粮,均用船只。农业上使用的船只统称农船。农船一度是农村唯一的运输工具。罱泥、捞水草、畚垃圾、倒黄粪、送化肥及收获时装载稻麦都离不开农船。土改前,农船只有中农以上的富裕人家拥有,贫雇农用船只得以人工调换。在农业合作化中,农船作价入社,成为集体财产。1958年,全社有大小农船1421条。境内的农船用撸摇动,有大、中、小之分,大船5吨,中船3~4吨,小船1~2吨。农船又分木船和水泥船,60年代以前,都是木船,70年代出现水泥船,到80年代,木船逐步淘汰,由水泥船替代。因农船摇橹行驶成本低又轻巧方便,仍使用。

  驶风船5吨农船配备篷樯(即风帆、桅杆),只要有2级以上的风,就可竖樯扯篷。农船以风力作动力行驶,农村称“驶风船”。一扇篷有13叶,根据风力大小,蓬可扯一叶、二叶、半幅和满幅。扯篷行船,俗称“驶风”。在“头角风”(偏逆风)时,驶风采用“之”字形路线行走,俗称调戗。驶风既省力又快速。

  机帆船70年代后,开始用135型柴油机装在农船船艄上作为动力,称之为机帆船(俗称挂艄机船)。到80年代农村普遍使用机帆船,随之篷樯淘汰。

  拖拉机 汽车随着农村基本建设的加快,乡村筑起乡村公路和水泥村道,拖拉机开始作为运输工具,汽车运输也随之兴起。

  解放后,乡设立农民组织,农会主任和乡财粮委员,负责农业生产。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乡政府设农业合作正、副主任,乡下农业合作社设正、副社长。政府配备专职干部,负责指导农业生产、领导规划布局、落实耕作计划、抓质量、查进度、保证适时播种不误农时,对秧苗培育、土地耕翻、大田移栽、施肥标准、治虫防病、除草拔稗和水浆管理等各阶段的农活,实行统一部署和合理安排,整个生产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乡、村级干部都划片包干,明确职责。新农艺都由干部负责先做试验、搞样板,由点到面进行推广。上级政府亦以农业生产优劣为依据,考核基层干部。县、区级干部下乡时,都要到田头检查庄稼长势,了解生产进度。干部工作作风扎实,各项措施贯彻有力。

  人民公社建立后,农业生产全部实现集体经营。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都由第一把手掌管农业生产。公社设置农业科,对生产全面规划、统一部署。公社建立农机站,统管排灌、机耕事宜。公社开办农具厂,负责制造铁鎝、镰刀等小型农具和对农机具修造配套,建立了一套农业服务体系。

  “”初期,党政机关陷于瘫痪状态,公社由人武部牵头成立生产办公室,部署生产任务,公社、大队、生产队配备农业技术员,指导农业技术。

  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后,下设生产指挥组,大队也相应成立革命生产领导小组,按照“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指挥农业生产。公社革委会撤销后,公社管委会及以后的乡、镇政府都安排一名副乡长(副镇长)分管农业生产,村经济合作社社长主管农业生产。

  农业技术推广站1966年2月23日,胜浦公社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简称农技站),这是指导全社开展农业生产科学试验、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的部门。大队也相应建立农技队,生产队设农技员,公社农技站有国家科技干部1人,农业技术员12人,全公社分三大片,1个片有1人负责。另设种子、栽培、土肥、植保4条线,每条线人,分工负责推广良种、作物栽培、合理施肥、防病治虫。平时,农技站的农技员到生产队蹲点,现场指导生产,在点上取得的经验到面上推广。大、小队均配备农业技术员(俗称农技员),主要负责推广农技农艺,指导农业生产。80年代以后,以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依托,抓好农业服务网络的建设,村村建立了农业服务队伍,加强农业生产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为农业的稳产、高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农业服务公司1983年,随着农村体制改革,胜浦成立农业服务公司(同农技站两块牌子、一个班子)。村设农业服务站,下辖农机、农技、管水和肥药供应四个服务组。农业服务公司开展农业科学实验活动,指导全乡农户科学种田。农业服务公司在全乡建立一个30多亩农田的实验基地。

  镇农业服务公司1991年3月投资45万元,创办锦业强力水泥制品厂BOB半岛,后又办了侧石厂、针织厂,1998年都由私人租赁经营。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网站支持IPV6

咨询热线:0551-63681979
LINK 友情链接: 百度
Copyright © 2012-2023 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1020506号-1